“我想回去,我想把她们两个接过来。” 这句话如同深埋在黄干宗心中多年的重压,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沉重,久久难以释怀。
1993年,云南边境的一个小村庄。站在山顶,黄干宗凝视着远方那片被雾霭笼罩的山林,那是他曾经流亡的地方,位于越南边界外。曾经的他,作为“俘虏”,在那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。那时的黄干宗,每一天都在想着如何能逃离那里,想念着那些多年来未曾见面的亲人。
然而,十年后的今天,黄干宗终于回到了祖国,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亲人。即便如此,内心却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与迷茫。尽管他重获自由,摆脱了长期的异国生活,但那种渴望、那种对另一个家人的思念,却如影随形。到底是什么,令他深深牵挂着远方?那些无声的呼唤,到底是为谁而来?
展开剩余88%这让我想起毛主席曾经说过的那句名言:“我想了十天十夜,都想不通印度为什么要打我们。” 同样的,黄干宗也无法理解越南为何要挑起那场战争。
1970年代中期,越南刚刚在与美军的激烈对抗中胜利,在这场长期的战争后,越南取得了国家主权,成为了冷战时期苏联阵营的一部分,享受着来自苏联的支持和援助。背靠强大的苏联,而又刚刚打败了美国的越南,信心空前膨胀,似乎觉得自己可以挑战世界的一切。
而在此时,中国正面临着苏联的边境威胁,世界格局也处于“苏攻美守”的微妙时期。出于战略需要,中国与美国在那个时期进入了蜜月期,双方合作的关系愈发紧密。越南趁此时机,打算在苏联的庇护下,展示自己的力量,频繁挑衅中国,甚至公开宣称要占领云南、广东等地。面对这一威胁,中国不得不采取行动,进行自卫反击。
黄干宗,1960年出生,那时正值19岁的青春年华。看到祖国受到侵扰,他心中早已对越南的行为愤怒不已。于是,在战争爆发后,他立刻报名参加了人民武装部,成为一名民兵。虽然黄干宗急切想亲自前往前线为国家报仇,但他毕竟是民兵,最终被分配到后勤部队,负责运送粮草和弹药,驻扎在后方地区。
因为白天运输容易暴露目标,黄干宗所在的部队常常选择在夜间行动。起初,这种战术非常有效,黄干宗所在的队伍在夜晚的运输中,从未被敌军发现过。然而,随着越南军队节节败退,开始转变为游击战的策略,形势也变得更加复杂。在一次运输任务中,黄干宗的队伍遭遇了越南游击队的袭击,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。最终,凭借着过硬的素质,黄干宗的部队成功击退了敌人,但他却因此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。
身为民兵的他,只有一把短刀作为武器,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。孤身一人,黄干宗在夜幕的掩护下,在茂密的树林中谨慎前行。可悲的是,由于大部队误认为黄干宗在战斗中牺牲,急需前往前线的物资队伍便毫不犹豫地加速前进,黄干宗的踪迹也因此无从寻觅。经过一夜的艰难跋涉,他不仅迷失了方向,还险些遭遇越南游击队,再次陷入了困境。
当黄干宗彻底绝望,甚至不知该如何是好时,一声重击袭来,随即失去了意识。等他醒来时,眼前是两个穿着越南军装的女兵,她们将黄干宗捆绑了起来,显然他成了越南军的俘虏。过去的战争经验告诉他,越南军队可不像日本人那样讲究规则。中国战士一旦被俘,等待他们的绝不会是轻松的生活。
然而,黄干宗的命运似乎出现了转机。当他醒来后,两个女兵看见他恢复意识,并没有继续施加暴力,反而显得有些犹豫不决。它们相互交换了眼神,随后从一个罐子里拿出了干粮,并把黄干宗的短刀拿给他,用手势示意松绑。尽管黄干宗心生怀疑,担心食物可能被下了毒,但那种因饥饿而产生的强烈欲望最终战胜了戒备。他狼吞虎咽地吃下了干粮。
稍微缓解了饥饿之后,黄干宗打量四周,发现自己被关押在一处洞窟中,四周环境复杂,洞内还布置着一些生活用品。显然,这两个女兵在这里生活了很久。慢慢地,黄干宗明白她们不是正规军,而更像是从越南军队逃来的逃兵。于是,他开始尝试与她们沟通,但因语言不通,交流困难。好在,他利用手势指向身上的军徽,终于让她们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然而,女兵们并未放松警惕,反而把他重新捆绑了起来,警告他不要试图逃跑。黄干宗心中一阵失落,然而,他明白自己能活下来已经是万幸。过了几天,两个女兵松了绑,并用一根绳子束缚住黄干宗的脖子,以防他逃走。
白天,三人都在洞窟里休息;而到了晚上,两个女兵便外出打猎,偶尔带回一些野果和猎物。黄干宗与她们共同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,通过简陋的手势和有限的中文交流,他了解到这两个女兵是被越南强征入伍后逃到这里的。尽管没有遭受身体上的伤害,但黄干宗每当听到外面隐约传来的飞机声时,那股对祖国的思念便涌上心头。
直到有一天,黄干宗趁着两个女兵外出打猎时,偷偷割断了绳索,试图逃跑。然而,正巧那天风大,黄干宗由于一个月没有体力劳动,刚一跑出去便力竭晕倒。再次醒来时,他发现自己又被绑了起来,两个女兵面带愤怒,严厉警告他再也不能回去,否则她们将面临危险。
黄干宗心情沉重,虽然答应她们不会告诉别人她们的所在,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逃跑的念头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,并与其中一位女兵举行了简单的婚礼。于是,黄干宗就在越南这个陌生的土地上,找到了自己的家。
接下来的几年里,黄干宗与妻子生活安定,育有数子女。随着孩子们的成长,他的心思不禁再次回到了远方的故乡。某一天,他意外在外劳作时捡到了一张中文宣传单,并通过蹲守得知这里是一个电缆施工地。通过与施工队的接触,黄干宗得知,越南自卫反击战早已结束。
获知这一信息后,黄干宗向对方表明身份,并表达了回家的渴望。在越南当局的批准下,黄干宗终于得以回国。那天晚上,他悄悄离开了村落,踏上了回家的路。回到家乡时,他的亲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人就是多年前被宣告“牺牲”的黄干宗。
这个消息像是一个火种,迅速在乡里蔓延开来。黄干宗的战友们、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看望他,甚至当地政府还为他安排了工作。然而,尽管黄干宗再度与家人团聚,内心深处那份对越南妻子和孩子的思念却没有停歇。
时间继续流逝,黄干宗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。面对年迈
发布于:天津市嘉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